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志伟、马凤伦率队到官渡区开展“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专题调研活动
6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志伟、马凤伦率队到官渡区开展“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专题调研活动。区委书记和丽川,区委副书记、区长周燕,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利升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官渡区人民医院(巫家坝片区)和昆明铁路局黄龙山职业技能提升实训基地,实地考察了官渡区基本民生保投资情况和稳就业情况。
官渡区人民医院新址位于巫家坝片区关景路与雨龙路交叉路口,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31.04亩,总建筑面积19.8322万平方米,项目按三级综合医院设计,规划床位数800床,设有门诊医技综合楼、急救体检中心、住院综合楼、康复楼、特需病区、感染性疾病科、综合楼、高压氧舱、地下室工程以及园区内配套设施。官渡区人民医院新址预计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同时使用“昆明市第五人民医院”第二名称,建成后的医院将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临终关怀等功能,争取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技术水平赢得病人的信赖。
昆明铁路局黄龙山职业技能提升实训基地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职工培训基地之一,教学区建筑面积4314㎡,建有培训综合楼(含教室、住宿、文体活动室)和信号楼1栋、三股道车站1座、实训教学线路3条,配套建有电务、工务专业的实训教学设备,主要承担电务、工务职工的理论和实作培训,可同时满足200人培训及食宿。此外,昆明局集团公司还建成了六个系统职工培训基地、四个高铁大型综合练功场及各运输站段实训基地,为职工培训提供了完备的硬件体系。昆明局集团公司还积极申报企业稳岗返还,6年来,昆明市就业局拨付集团公司稳岗返还补贴资金累计达到15162.67万元,稳岗返还资金全部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惠及集团公司昆明地区27253个就业岗位。同时,集团公司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截至2020年5月,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安排残疾人就业500余人。
调研职业技能提升实训基地
今年以来,官渡区积极落实“五早”部署,做好“五个一”“五到位”,织密“3+X”社区作战单元网格,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市场运转逐步稳定。全区商贸、工业、楼宇、电商、外资外贸等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100%;在自贸区建设促动下,截至5月底新增企业4911户,同比增长31.03%,其中自贸区内新增4289户。
——积极拉动外资外贸,招商引资作用显现。深化外资企业帮扶,建立联系帮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运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手段方式,全省首家县区开展网上招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扶持测算,配合支持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申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
——大力推进金融工作,政企银税活动频繁。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严格管控P2P网贷机构,动员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召开年度第一次金融联席会议,开展官渡区商贸餐饮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会,举办自贸区昆明片区官渡区域2020年政银企对接会,银行与企业实现精准对接。
——产业供应有序推进,稳抓服务贸易经济。在传统产业方面,突出现代农业供应链,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展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试点项目;在新兴产业方面,商贸领域供应链体系建设传统产业链正常运转,跨境电商、楼宇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进展加快。
——稳固人民粮食安全,建设区级储备粮库。组织辖区粮油批发、副食批发、应急加工企业向社会供应大米5.4万余吨,面粉40.3吨,食用油脂103.2吨,全区粮食储备充足,质量安全,粮油副食交易秩序井然,确保“米袋子”质优、货足、价稳。
——紧盯社会民生保障,落实兜底帮扶政策。
就业方面,在全市率先完成1.2万户的摸排调查,在主城区率先完成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率先完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退费,率先开展企业培训中心认定,率先举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线上直播招聘活动,率先规模化接收安置东川区转移劳动力;民生救助方面,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电费补贴、生活补助、临时救助等补贴,联合社会组织和街道办事处紧急筹措购置部分物资,助力困难群众平稳度过特殊时期。
官渡区融媒体中心 甘 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