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太和街道:分类施策 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

    发布时间:2021-01-13 10:43:57 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173

    2020年,太和街道与区住建局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市、区要求,紧紧围绕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计划,重点对黄家庄、和平路两个社区进行提升改造,共涉及22个院落、52栋建筑、约1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848户5000余人,2020年改造面积约占全区年度改造任务三分之一。

    面对改造小区院落老、房屋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产权杂,“三老、一差、一杂”等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通过“建组织、强网格,抓宣传、解民惑,问民需、集民智,促整合、聚力量,留记忆、换新颜,并建管、重长效”的工作思路, 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积极推进。截至目前,全年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共拆除煤棚60个、违章建筑12处,拆除屋面隔热板6050平方米,清理垃圾610余立方米、屋面防水施工2515平方米、雨污立管安装2680米,增加居民活动点9处,成功引入物业服务公司1家。

    通过提升改造,初步实现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改善,管理规范有序,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提升。

    主要做法

    近年来,太和街道辖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较少,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对改善街道面貌、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推进社会治理尤为重要,街道始终把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作为街道头等大事来抓、来落实。

    一是建组织,强网格。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宣传,问需居民,调动各方,传承历史,建管并重,长效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把党建工作融入到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形成了“社区党建+网格管理”的基层党建服务体系,分别成立了26个居民楼院联合党支部,通过协商党建文化、居民小区改造、环境卫生等事宜不断激发小区党支部党员与楼栋院长的积极性。依托“双报告、双报到”工作,403名党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158名在职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群策群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求,提升社区党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社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型,党员群众参与模式从“客人”向“主人”转变,把服务群众,回应群众诉求落实到网格,实现了社区服务“零距离”、社区管理“全覆盖”、社区居民诉求“全响应”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宣传,解民惑。2020年以来,街道、社区结合疫情防控、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文明城市创建、全国人口普等工作,对纳入改造计划的院落、楼栋群众,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电话、媒体、微信群、小区坐点、发动党员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传达国家、省、市、区关于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相关政策,让居民详细了解改造范围、改造内容、改造方式,确保改造工作家喻户晓。另一方面邀请住建部门、施工单位及相关专家进行解析,妥善解决部分居民群众对变电箱是否有辐射、小区能否安装电梯、隔热板拆除是否影响防水等具体改造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组织涉改群众到周边改造项目进行实地参观,扫清改造障碍。

    三是问民需,集民智。改造什么、怎么改造,街道采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广泛征集“金点子”。如:和平路社区制作民意调查统计表,在小区院坝、居民家中逐户开展民意调查,征求居民意见,了解居民意愿,利用下班或周末居民集中休息时段召开院坝会,充分听取和收集各楼院居民群众对于提升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清单在楼院内进行公示,提升居民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知晓率、参与率。又如:黄家庄社区分组分片,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征询的方式向居民群众征询提升改造的要求,急需解决的事项,是否同意引进物业,为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及后期管理打好基础。过程中,积极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支持提升改造工作,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参与其中。

    四是促整合,聚力量。为避免政府在提升改造中唱“独角戏”,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调动相关单位积极性,明确各辖区公共单位在道路提升、绿化建设、管网整治、三线规整、墙体粉刷、水电气改造等职责,形成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强大合力;通过寻求单位支持,对涉及单位职工家属区提升改造的楼院,充分运用该单位对楼院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积极沟通争取单位工作支持;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根据补助标准,明确居民出资比例,通过小区业主自筹、政府补助、市场投入等方式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

    五是留记忆,换新颜。旧貌换新颜,文化记忆不断层,这是对本次提升改造提出的特别要求。为留住老昆明记忆,如:和平路社区在改造过程中,依据固有元素,保存了次干道上的早期黑板式公告栏,修复了墙面标语;盘活老旧小区资源,以淘宝女人街、和平村海鲜市场为例,街区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大,为科学做好文化传承兼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综合整治街区隐患,精心修复标志性牌坊,重塑街区业态,塑造核心街区“改造改美”的形象。

    六是并建管,重长效。为让提升改造后的小区既“好看”,更“好住”。坚持突出党建龙头,整合资源,发挥小区所属单位、物业、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优势,弥补无人管理、自管或门卫管理小区不足,认真总结原“三角大院”成功改造经验,按照“急事先办、易事先办”原则,稳步推进辖区内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打造小区治理“主心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确保改造成果得到维护,社区治理得到提升。

    改造启示

    通过近一年的提升改造工作,针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居民不配合、煤棚拆不掉、施工不统一等困难和问题,街道、社区就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得出以下启示:

    一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做到有事要商量、居民能当家,推动形成“街道指导、社区引导、居民主导”交流通畅、互促共赢的新型基层协商治理模式。二要“创精品”“出样板”“以点带面”,优先将党员较多、楼栋院长较支持工作的楼院纳入提升改造项目,争取改一个亮一个,让居民群众看到提升改造所带来的的改变和实惠,从而带动提升改造意愿不强的居民楼院,主动要求和配合提升改造工作。三要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工程,如道路修补、太阳能改造、屋面防水、雨污分流等做到方案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从而减少因施工造成的扰民和不便。四要针对煤棚拆除、违建清理等较为棘手、矛盾突出的工程,巧借东风,多方对接,运用政策红利、拆迁补偿等措施,引导居民看到实惠,激励居民自主拆除。

    下一步,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太和街道将紧盯 “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契机,谋划一批提升改造示范点位,以点带面,全力做到应改尽改,从而达到营造和谐优美宜居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基础。一是坚定信念,打牢基础。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及时总结经验,培训组建专门精干力量,为提升改造奠定基础。二是统筹谋划,科学安排。按照“一小区一策略”的原则,针对目前梳理出的311栋建筑、9853户、约77万平方米的改造计划,与区住建局商议,科学制定“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切实做到方案可行、顺利实施,并在改造中考虑合理增设组织活动点、居民活动点。三是多措并举,探索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转变思维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利用小区的既有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形成“政府扶持带动,企业融资共建,居民参与受益”的共赢模式,分清权责权限、厘清责任义务,依法依规统筹推进。四是强化引领,尊重民意。突出党建引领,结合基层治理,把深入小区楼院、深入居民家庭、了解居民的所急所需所盼作为转变作风的一次重要机遇,真正做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满意。五是建管并重,注重长效。针对无人管理小区,坚持“边自治边整治”,推动小区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针对物业小区,通过社区督促、街道检查、定期通报、奖罚结合等方式,加强监管,实现改造成果共同维护。


    二.webp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1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